声明:本篇图、文均来自于网络,若图片或文字对您造成了侵权,请您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,我们收到留言后将尽快删除
秋季主“收”,养生以“收”为主,要根据时节,调整好自己的饮食起居,保养好身体。
秋季养生“四字诀”
1.润肺柔肝、养阴清燥
秋季与肺部相对应,《黄帝内经》中也说:“秋冬养阴。”
秋季应当以润燥止渴,清热养阴的食物为主。
比如百合、蜂蜜、杏仁等食物,这些可以帮助人体益胃生津,有益于身心健康。
除此之外,秋天易燥,要注意多饮水,喝粥,豆浆,或者多吃些莲藕、萝卜等食物,润肺生津。

立秋之季,此时已天高气爽,作息时间也应顺应大自然的变化,开始“早卧早起,与鸡具兴。”
另外,需注意的是,立秋后,湿热并未完全消退,此时要避免过大的运动量以及剧烈的活动。
最佳的锻炼时间最好选择在一早,一晚。
今年的立秋仍处于“三伏天”中,暑气难消,养生一定要谨防“秋老虎”。
人们常说秋后一伏热死人,此时昼夜温差较大,要注意预防感冒着凉。
另外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水分,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,出门时,做好防晒工作。
立秋后,气温燥热,尤其是“秋老虎”的干扰,很容易让人心烦意乱。
此刻,一定要预防“情绪中暑”,让自己内心平静,神志安宁。
02
啃秋又被称为“咬秋”,当天吃西瓜、桃或香瓜,意味着将秋给咬住。
全家围在一起啃西瓜,便是啃秋,除此之外,入秋多吃果蔬,有助于防燥。
《京都风俗志》有云:“立秋日,人家亦有丰食者,谓之“贴秋膘。”
贴秋膘意味着好口福,好福气,正所谓“一夏无病三分虚”。
夏季胃口不佳,体质会有所下降,用贴秋膘来食补,可以补充伏天所失去的能量。
俗话说:立秋喝立秋水,可消除积暑,秋来不闹肚子。立秋水就是刚刚立秋的时接的水。
立秋水,代表着夏终秋至,象征了一家人喜庆、健康与希望。
除此之外,秋季体内虚火旺盛,喝蜂蜜水可以滋阴润燥,有助于润肺养肺。
立秋到来,末伏当下,可以选择居家按摩按摩穴位,降服秋老虎,强身健体保平安。

入秋后,天气由暑湿变为秋燥,容易产生过敏,鼻子不通顺,此可以用自己的食指按压迎香穴,时间3-5分钟即可。

“秋老虎”发威时很多人内心烦闷,因为炎热的天气导致气血运行不通畅,容易胸闷。
而极泉穴正是手少阴心经的第一要穴,它在腋窝的顶点。
按摩该穴位可以调畅气血,养护心肺,按摩的量也要注意因人而异。

入秋后,气温有所回降,人体的脾胃功能慢慢恢复,比夏季食欲好转很多。
很多人会选择贴秋膘,但若是不注意饮食的搭配,很容易摄入过多的高蛋白食物。
四缝穴正是消宿食、化积滞的专属穴,用大拇指进行掐按,效果会更明显。
▽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秋,揪也,物于此而揪敛也。”
在这个时节,顺应天时,调养好自己,为冬季藏锋,保留生机与活力。
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
![]()
发表回复